本文目录一览:

轮胎瘪了不知道?原地磨了半天还行驶了10几米远!怎么办?

如果行驶10公里后已经找到修理厂,那么修理工可以好好检查一下,看看轮胎是否损坏严重,根据情况进行修理或更换轮胎。如果开了10公里还没找到修理厂,应该靠边停车换备胎开到修理厂。

继续开车到修理厂修理。但为确保安全,建议行驶10公里后更换瘪了的轮胎。因为轮胎在瘪了状态也开了10公里,那么轮胎可能有内伤,肉眼是看不到的。因此,建议更换。

因为车胎在瘪了的状态下还开了10公里,这时轮胎可能存在内伤,肉眼没有办法看出来。所以,建议最好更换。此外,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车胎瘪了还得继续开的话,最好先用充气泵补足轮胎的气压,然后再低速继续行驶。

需要将车辆停到路边,为机动车辆更换备胎。车上匹配有充气泵,直接将车辆轮胎打气,可以直接寻找道路救援,也可联系维修厂,都可以处理车辆车胎瘪了的问题。

如果轮胎瘪了,最好不要继续行驶,即使是短距离行驶,因为轮胎瘪了,表明轮胎气压很低。

车胎瘪了如果车辆有备胎,可以暂时更换备胎往修车点开;而如果没有备胎的话,不建议短途开,因为车胎瘪了继续行驶容易造成轮胎损坏,严重点还会导致轮毂变形。

瘪胎状态下行驶了1公里,需要换胎吗?请科学中肯的回答,谢谢了!确有帮助...

一般情况一公里路左右应该没啥大问题。因为我自己就遇到过此类情况,我用的是正新轮胎 ,在没气的情况下低速走了一公里之多 找到最近的修理部修补好了 。

轮胎破了你还开2公里!轮胎小事,钢圈和挂臂事大啊,就算这样也 影响了角度,你车贵的话重新换完胎,要是破的是那个前轮做个四轮定位吧。

如果变形了,那就一定要更换。否则继续使用的话很有可能会有异响。④、虽然你的车备胎是全尺寸备胎,但是可以发现您的全尺寸备胎钢圈是和原车不一样的。

轮胎憋了仍然行驶了两公里,主要看轮胎受损状态,一般轮胎在亏气的状态下磨损是非常严重的,建议直接更换新轮胎。

轮胎瘪了开了几公里

1、但为确保安全,建议行驶10公里后更换瘪了的轮胎。因为轮胎在瘪了状态也开了10公里,那么轮胎可能有内伤,肉眼是看不到的。因此,建议更换。另外,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继续开胎,最好用气泵给胎压充气,然后继续低速行驶。

2、如果说只有开了几公里的话,一般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不放心的话可以去检查一下。

3、题主想问的是“轮胎瘪了开了几公里会怎么样吗?”会导致严重损坏,轮毂受伤和爆胎。车辆的轮胎瘪了,说明气压很低。继续行驶几公里会对轮胎造成严重损坏。低气压状态下行驶会增加油耗,影响车辆操控性能。

4、连续两个路口转弯发现方向有点重,不以为然,60公里的速度直线继续开,发现变线也有点重,立马靠边检查,果然中招了!换下来的胎检查发现胎面没问题,是气嘴老化漏气了。。

5、不过,为了保障安全,建议如果车胎瘪了还开了10公里的话,应更换。因为车胎在瘪了的状态下还开了10公里,这时轮胎可能存在内伤,肉眼没有办法看出来。所以,建议最好更换。

6、轮胎憋了仍然行驶了两公里,主要看轮胎受损状态,一般轮胎在亏气的状态下磨损是非常严重的,建议直接更换新轮胎。

新车右后轮真空胎瘪了,开了100米有事吗

1、不能继续开了,车身很重,会碾压坏轮胎,同时会导致轮毂变形,要是强行开,到时只能轮胎轮毂一起换。轮胎爆胎强行行驶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是前胎,就像人瘸着一条腿在跑,如有颠簸,容易翻车。

2、你好,1,不管有事没事,反正已经走过了。2,现在要做的事,赶紧去补胎。

3、左后轮(或是右后轮)的这条轮胎当做备胎好了。尽量换同一品牌同一花纹的,最起码保证新换胎跟旧胎胎质一致,不至于前边的软-后边的硬(固特异胎质较硬),保证受力比较统一。

4、如果是在高速路上,应双闪停在应急车道上,把三角警示牌放于车辆后面100米处。需要确定左侧无车,才可以开门下车。如果没有备胎,不可以强行行驶,需要叫拖车,毕竟叫拖车的费用远远低于更换轮毂的费用。

5、没事,就是换内外胎。看看轮毂有没有被钉子扎坏,否则需要打磨光滑。

6、不要没事儿疑神疑鬼的吓自己。现在都是真空胎了,而真空胎的特别之一就是弹性好,弹性好缓冲性能好,所以在受力的一面看着瘪真的是正常的。

轿车轮胎瘪胎开行了2千米,这个轮胎还可以用吗

1、就不能再继续使用,应立即更换备胎并开回轮胎店更换新轮胎。如果凸起程度较小,可以选择低速行驶到轮胎店更换轮胎。

2、轮胎憋了仍然行驶了两公里,主要看轮胎受损状态,一般轮胎在亏气的状态下磨损是非常严重的,建议直接更换新轮胎。

3、不能开,汽车轮胎没气承受力会直接作用在汽车车轮轮圈上,会导致轮胎的损坏甚至会发生危险。轮胎没气强行开了2公里,建议更换轮胎。

4、轮胎没气强行开了2公里,建议更换轮胎。因为轮胎没气的话,车身的重量将会直接作用在轮毂上,有可能会造成轮毂变形,而且轮胎没气继续行驶,过度碾压了轮胎,有可能造成了轮胎内伤,继续使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