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芯片价格暴跌!降价幅度超80%经历阵痛后势或再回归稳定

1、持续两年多的全球“缺芯潮”逐步走向了“砍单潮”、“降价潮”,近期市场上部分芯片价格甚至从3500多元暴跌到600多元,降价幅度超80%。

2、它的市场报价一度上涨至3500元左右一个,然而2022年其价格直接从高位下滑至600元左右一个,降价幅度超过80%。另一型号的芯片,在2021年价格维持在200元左右一个,目前售价仅为每个20元左右,只有最高价的十分之一。

3、一款意法半导体芯片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2021年市场报价一度上涨至3500元左右一个,2022年从高位下滑至600元左右一个,降价幅度超过80%。

4、手机厂商为了能够将手机卖出去,就不得不对价格进行降低,由此可见,芯片的价格降低是一个必经的趋势。2023年芯片的价格也许会趋于稳定,但是在短时间内,某些区域的芯片价格也许会一再降低,对各大企业都是一个挑战。

5、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之所以部分芯片的价格会出现80%以上的跌幅,并不是这些芯片已经到了无人问津的程度,而是因为这些芯片的价格回归到了正常的区间。

6、比如某款芯片去年的价格是200元,而目前已经跌到20元,跌幅达到90%;再比如意法半导体一款电子控制芯片去年最高峰时期售价达到3500元左右,而目前已经下跌到600元左右,跌幅超过80%。

特斯拉、比亚迪的下一个战场—芯片,新能源汽车界的瑜亮争锋

特斯拉反应迅速,也是最快入场,从入局到行业领先,特斯拉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近些年 汽车 行业的变革,特斯拉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始作俑者特斯拉,主动终结Mobileye自动驾驶芯片供货之后,又与英伟达分手,自此一直采用自研芯片(代工方为三星和台积电)。

月新能源车型销量排行是:比亚迪宋、比亚迪秦、五菱宏光mini、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汉等。

全球主要车载芯片供应商产品布局

很多人觉得英伟达是研发显卡的,不过入主汽车领域以后,英伟达在高层级自动驾驶上屡有建树,也是最早在LL5级自动驾驶布局的供应商之一。Mobileye和英伟达可以算是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走在最前列的两家供应商。

微芯 微芯主要业务是生产各种类型的MCU微控制芯片,同时也生产EEPROM、SRAM等类型的存储芯片,无线射频和电源管理芯片,还有包括USB、LoRa、ZigBee和以太网等技术在内的通讯接口芯片。

日本福岛发生的地震,导致全球车载芯片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位的日本瑞萨电子,一度暂停一家主力工厂的生产线。

“不造车”的华为,却给汽车行业带来最猛烈的冲击

1、同样是在两年前的上海车展上,首次参加车展的华为将自身定位为“Tier1(一级供应商)”,并一直声明华为不造车,只做智能 汽车 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2、继1月12日,华为发布96线激光雷达后;1月22日,华为再次申请了一项关于减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新专利。不到两周连发两项 汽车 专利技术,不造车的华为却让车企胆颤心惊。

3、导语:华为“不造车”的决心,无疑让很多期待华为牌汽车的公众感到失望。但在这一表象背后,华为其实有着更大野心,就是在车企加速向“新四化”迈进的时代浪潮下,其要扮演支撑众多车企转型升级的背后巨人。

4、不过,华为在车联网领域的起步还是比较慢,BAT的入局时间都比华为早,所以华为的任务更多的是在于如何成为第一。

5、如此一来,华为利用自身优势,为车企提供解决方案是最好的选择。 做中国的“博世” 说起造车,博世比华为更有发言权,但博世至今都没踏入整车造车领域,但它却是车企不可或缺的零部件供应商。

生产线停产、供应链停摆,活下去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目标?

其中,表现尚可的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主要通过江淮和海马来进行代工生产,生产线的停摆与供应链断裂,对于企业的生存造成巨大影响。虽说,代工模式可以为新势力企业带来制造优势,为新产品的打造达成降本增效的目的。

医疗用品和汽车产业只是缩影,随着世界多国的封国封城和企业停产,中国成为全球刚需的主供应地。汽车行业,当然也包括其他的行业,要在疫情中求生存,只能在中国建立全供应链的生产经营模式。

而根据最新报道,日产汽车受零部件断供的影响正在从日本国内扩散到全球其他地区。

价格战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消费,但也让车企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同时给上游供应链带来更大压力:一方面要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整个行业陷入“不主动卷”就要被“卷下去”的局面。